亚马逊服务

国际商标转让

7分靠选品3分靠运营,亚马逊到底要如何选品呢?

小编

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句话“7分选品3分运营”。首图是我浏览器里的各种插件,感觉如果没有了插件,都不会运营了,每个插件都有自己的侧重点,近期想出个插件系列专辑,仅供参考
今天分享一下我自己在亚马逊运营中用插件选品的经验-《卖家精灵篇》
①关键词搜索量
关键词月搜索量低于10万的市场,因为体量太小,不符合大卖的销量预期;但对于刚入场的中小卖家,则会优先选择月搜索量较小的市场,因为月搜索量小竞争也小。所以先选择搜索量最大值100000
②价格
亚马逊是个重资产的模式,所以对于中小卖家来说,较高的价格会导致资金周转教难,较低利润空间较低。所以先选择价格区间15-35
③关键词单词个数
关键词一般可以分为核心词和长尾词。核心大词流量虽大,往往也意味着竞争更激烈。长尾关键词受众范围较小,流量更为精准,转化率相对更高,一般是指单词数大于等于3的关键词词组。所以这里单词个数最小值设置为3。
④点击集中度
关键词的点击集中度,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键词在细分行业(搜索结果页)的垄断情况,垄断程度越低,市场竞争越小。所以设置点击集中度小于50%
⑤购买量
购买量也就是市场容量,也决定了你产品的天花板。过高的购买量也意味着需求大竞争大。所以设置购买量最低为10000(该类目每天在330单左右)
⑥PPC竞价
现在对平台管理越来越严格,所以未来的运营还是要以站内广告为主,竞价太高意味着广告花费也会越高。所以设置PPC竞价小于2.5。
⑦评分值
评分值可反映该市场的成熟度,如果4.5以上的商品数居多,说明该市场很成熟,通过商品差异性建立竞争壁垒难度较大;评分低说明可能存在改进空间

除此之外,在关键词选品里面还设置有很多其他的筛选选项,大家可以尝试使用插件设置筛选条件(点击每一个条件旁边的小问号就有对改条件的解释)
但是值得注意的是,筛选条件越多,筛选出的结果就越少,筛选出的产品也不一定都是复合预期的,样本数据太少的话也不利于选品,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关注的要点筛选符合自己预期的产品。
以下是我得到的筛选结果,从筛选结果来看,除了食品类目外,接下来就可以按筛选的结果去对应的类目做进一步调研。
对筛选的结果看有没有合适自己的,然后对其进行单独的分析和处理,例如筛选结果1的double sided tape
点击进入类目榜单,可以看到虽然头部卖家的评价数量较多,但是也有2个的评价低于50但排名靠前的产品,说明新品进入市场的机会还是有的,且通过观察可以产品在价格和包装组合上也存在差异,


这个时候可以选择用插件下载前100名的月销售情况用excel表格做数据的整理和分析,主要是看①头部卖家的品牌占有率,②销量占有率,③产品类型,④受欢迎的产品组合等情况。同时结合自己手头的资源,结合产品成本,重量,头程,尾程,平台费等,核算自己的利润看看有没有可操作的空间。

 

已邀请:

上一篇:看了那么多选品思路,好像没有和我一样的,我不是大麦, 目标不是日销百单, 目标是日出10-20单,利润100左右的产品

下一篇:行情不好,聊一聊产品开发的那些事:产品开发更多是思维方式的比拼,新的思维方式会把大家带入到新的模式,突破当前困局,开发出新的爆款!

在线客服系统 在线客服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