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上疯狂流传一张对话截图,一位Temu卖家的惨状:一个月40万单仅赚7000元,被戏称为给海外顾客送福利。
但也有卖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,认为这太夸张了,他认识一位做temu的一单至少赚10块钱,卖家工厂 只负责供货,不运营,都是工厂集体采购,集体运营,集体运货,一天几千单打包到凌晨,开心的数钱。
无论一单利润不到一毛钱还是一单利润10块钱,Temu作为一个平台,以极致低价大肆抢占亚马逊的订单,但这似乎是以牺牲卖家利润为代价的。
卖家们纷纷表达了对Temu销售模式的不满情绪,认为这个平台对卖家并不友好。尽管低价抓住了很多买家,但卖家的最终结果却不会太好。在这种只看重低价的生态下,正常产品的价格根本无法提高,反而那些偷工减料、依靠平台流量的产品才能赚到钱。
对于那些注重产品质量和有实力的品牌卖家来说,他们很难依赖Temu平台获得稳定的利润,他们可能会把Temu作为清理库存的工具而非主要销售渠道。
与此同时,Temu平台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也引发了买家的不满和退货潮。由于卖家为了追求低价而牺牲了产品质量,买家在收到低质量商品后不断投诉和退货,对Temu的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。喜欢追求高质量的美国买家们逐渐认识到,仅仅追求低价并不能保证他们得到满意的购物体验,而更多的买家可能会开始回归亚马逊等平台购物。
因此Temu面临着挑战:低价抢市场导致卖家利润下降、买家不满意,对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。
卖家对Temu销售模式不满,低价生态导致正常产品价格无法提高,只有依靠偷工减料和平台流量的产品才能盈利。
Temu作为一个平台,需要不断引入差异化的产品。对于同质化产品,Temu应该直接告诉卖家该品类已饱和,如果有产品进入市场Temu会采取低价竞争的策略。亚马逊的做法不同,亚马逊通过自由市场竞争,让卖家自主决定价格,虽然价格战激烈,但卖家有更多的决策权。
目前Temu的定价策略是在产品上架之前就压低价格,最终实现低买低卖。然而,Temu需要盈利,现阶段每单赔约30美元。但也有眼光超前的卖家认为,目前Temu处于补贴吸引用户的阶段,随着Temu用户体量的增长,有些商品的价格将逐渐趋于与亚马逊一致,这是因为人工和配送等后端成本无法压低到比亚马逊更低的水平。
以国内的拼多多为例,目前多多和淘宝同一品牌旗舰店的产品价格趋于稳定,价格一般差异在10-20元之间,并不像Temu和亚马逊达十分之一的价格差。
现阶段,两平台在销售模式和定位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,对于Temu和亚马逊之争必定会逐渐升级,我们将会持续关注。